当前位置:主页  >> 常识资料  >> 常识其他   
常识其他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中共党史里的重大事件

http://www.chinagwy.org       2021-07-25 09:15      来源:公考通
【字体: 】              

  行测常识判断考点范围很广,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伙伴们长时间不间断的积累。今天公考通(www.chinagwy.org)给大家带来的常识相关考点是“中共党史里的重大事件”。


  中共一大


  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正式开幕,在1921年7月31日,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共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


  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选举产生了党的第一个中央机关。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


  中共二大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2名(有一名代表姓名不详),代表全国195名党员。


  大会分析了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提高了对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的认识,明确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方向。宣言明确指出,只有无产阶级的革命势力和民主主义的革命势力合同动作,才能使真正的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


  本次大会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指明了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方向,表明了共产党已经接受了列宁关于殖民地革命的理论,并将这一理论与中国的革命实际初步结合起来,为党确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奠定了基础。


  中共三大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及莫斯科的代表近40人出席大会,他们代表了全国420名党员。


  大会的主要议程有三项:一、讨论党纲草案;二、讨论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问题;三、选举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陈独秀在报告中,着重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决定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依据和过程。


  中共三大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策略原理和中国的实际情况,正式确定了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共同进行和发展国民革命运动,为国共合作的建立和大革命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理论上和策略上的重要准备。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兴起。随后创办黄埔军校,组建革命军队。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后,领导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是北洋军阀三派力量:一是直系军阀吴佩孚,二是奉系军阀张作霖,三是直系军阀孙传芳。而共产党的主要阵地是位于南方,占领上海、收回汉口和九江的租界、以及开展以湖南为中心的全国农民运动。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清共”,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又称土地革命战争,发生在1927年8月—1937年期间。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地把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武装和工农政权,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


  在此期间发生的主要事件有:


  1、八一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部分国民革命军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的武装起义。这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2、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于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撤销了他在党内的职务,选出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本次会议中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思想,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3、红军长征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4、遵义会议


  1935年1月,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博古、王明、李德等人“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了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扩大会议。


  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方面问题的会议。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5、瓦窑堡会议


  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六届中央政治局在陕北安定县(今子长县)瓦窑堡举行扩大会议。会议分析了华北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讨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等问题,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左”倾冒险主义和关门主义错误,制定了正确的策略。


  第二次国共合作


  1937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国民党。同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指出团结御侮的必要,事实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谈话的发表,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正式形成。国民党曾先后掀起三次反共高潮,但由于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对国民党顽固派采取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两党关系始终没有破裂,统一战线得到维持,保证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第二次国共合作结束。


  中共七大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举行,出席大会的共755人,其中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着全党121万名党员。它总结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路线、纲领和策略,克服了党内的错误思想,使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于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规律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从而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与统一,为迎接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基础。


  三大战役


  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场战略性战役。


  1、辽沈战役


  战略决战的序幕是在山东战场上揭开的,这就是1948年9月16日至24日的济南战役。11月9日,锦西、葫芦岛的国民党军队随杜聿明从海上逃跑,象征着东北全境解放。辽沈战役的胜利,空前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毛泽东军事思想,也为东北我军入关组织平津战役提供了良好契机。


  2、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刘峙指挥国民党军五个兵团、22个军、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被消灭及改编,解放军总共伤亡13.4万人。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的第二个战役,也是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


  3、平津战役


  1948年11月29日开始,1949年1月31日结束,共64天。以北平、天津为中心,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改编国民党军3个兵团,13个军50个师共计52.1万人,解放了北平、天津在内的华北大片地区。


  对于党史的学习,一定要有自己的知识框架,能够清晰的梳理好大事记的时间,这样考试时才能灵活运用,拿到分数。